嘴裡長了小白點,為什麼醫生建議去看肛腸科

2024年3月7日 23点热度 0人点赞

近日,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的一次看中醫經歷引發熱議,他表示中醫通過觀察嘴巴,就判斷出了他患有痔瘡。

身體有痔瘡真的能體現在口腔嗎?《生命時報》(微信內搜索「LT0385」即可關注)結合多位專家觀點,告訴你如何發現、應對痔瘡。

看嘴巴也能發現痔瘡

在中醫里,有通過觀察嘴巴初步判斷是否患有痔瘡的辦法。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中醫、中西醫結合科主治醫師王遠征表示,嘴巴的變化與痔瘡之間存在一定的關聯。很多痔瘡患者在上唇內側,也就是唇系帶和上齒齦相交處,會有粉紅或灰白米粒大的小點,中醫稱之為痔瘡結節,有些經驗豐富的醫生甚至可以通過這些小點,判斷病情的輕重。因此,一旦發現嘴巴有這些異常現象,應及時就醫檢查。

得了痔瘡必須知道的8件事

不少人雖然身患痔瘡,卻久拖不治、盲目亂治或久治不愈、越治越重。火箭軍特色醫學中心肛腸外科副主任醫師朱軍表示,從臨床來看,他們普遍存在8個誤區。

誤區1

痔瘡算不上病,無需治療

無症狀的痔瘡確實無需治療,但只要有了出血、脫出、疼痛等症狀,必須及時就診。如果久拖不治,可能引發一系列嚴重並發症,比如長期大量便血導致貧血,痔瘡反復脫出嵌頓導致組織壞死等。

誤區2

不疼不癢,肯定沒有痔瘡

早期或輕微的痔瘡可以沒有任何症狀,但隨着病情的逐漸加重,患者可能逐漸出現症狀:1.便血,特點是無痛性、間歇性鮮血便,可自行停止,但反復出現;2.肛門口可摸到腫物,即痔核;3.疼痛,當外痔血栓形成,內痔脫出嵌頓、水腫、血栓形成、感染或壞死時,才會出現疼痛。

誤區3

便血或肛門腫物脫出就是痔瘡

便血和肛門腫物脫出是痔瘡的主要症狀,但並不是「專屬」。肛裂、腫瘤、炎症性腸病等都可能出現便血,肛門腫物脫出有可能是直腸脫垂、直腸帶蒂息肉等,臨床上必須加以鑒別。

誤區4

痔瘡會發生癌變

至今,醫學尚未證實痔瘡有癌變的可能,但它導致的長期慢性炎症刺激、膿性分泌物對肛門的污染等,的確可能增加癌變風險。

臨床上,有患者誤把直腸癌出血當成痔瘡,再次強調,便血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時就診,查明原因。

誤區5

痔瘡可以根治

肛管和直腸末端黏膜交界處的肛墊,發生病變下移和靜脈曲張,引起出血和脫出症狀時,就是痔瘡。肛墊維持着肛門閉合、控便功能,過多切除必然影響正常生理功能,導致肛門漏氣、漏液及肛門狹窄等並發症。

目前,手術治療在於對症,恢復肛墊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而不是切除。只要肛墊存在,痔瘡就有再發可能,因此不能根治。但只要術後保養得當,保持良好飲食、規律排便等生活習慣,可明顯降低再發風險。

誤區6

痔瘡必須手術

痔瘡有自限性,且大部分有明顯的發作期和緩解期,多在排便困難、飲食不節、過度疲勞、久坐久站等誘因下發作,只要解除誘因、對症處理、改善不良習慣,適當應用藥物,便可收獲良好的治療效果。

誤區7

痔瘡應使用抗生素

痔瘡發炎大多是因為痔核血液循環或淋巴回流障礙,引起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糜爛,甚至壞死,屬於無菌性炎症。

誤區8

單純依靠藥物或手術就能治好

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手術治療,患者都應改善飲食結構,多喝水、多吃蔬果等富含纖維的食物,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排便時不要玩手機、看書報;規律運動,避免過度勞累、熬夜。

得了痔瘡,擦洗屁股有技巧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日間手術中心護師瞿宏穎和黃曉萱提醒,除了調整生活方式,如廁後正確擦拭,對預防和緩解痔瘡也起到了決定作用。

一蘸

衛生紙疊成若干層後垂直壓到肛門上。

額外的厚度對於肛門周圍的微血管來說,相當於一個柔軟的「床」,會對血管起到按摩作用,促進微循環,將痔瘡扼殺在搖籃中。

也可使用濕廁紙,減少阻力,減輕刺激和局部不適。

二擦

擦的時候應是單向的,即只能向後擦。

蹲廁所時間較長的人尤其要注意,這時候肛門水腫,更不能用紙使勁擦。

三轉

用柔軟的衛生紙進行「螺旋狀揉搓」。

通常兩個半圈可以擦完一遍,用力要柔和。▲

本期編輯:鄧玉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