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劉恆抵達長安的第一天是最凶險的一晚!

2024年3月16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為什麼說漢文帝長安的第一天,是最凶險的一晚。答案很簡單,哪晚少做一件事都會萬劫不復,可謂的是步步驚心。

(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馳之長安觀變。)《史記孝文本紀

劉恆前往長安時,走到高陵就停下來不走,他讓宋昌先入城去探聽情況,更重要的是,同時將他抵達的消息,告訴城裡的那些大臣。如此一來,京城的那些功臣們,就只能出城去迎接劉恆。

等到劉恆等人到達灞橋以後,群臣在周勃的帶領下,拜謁稱臣,劉恆也表現得很謙遜,連忙下車還禮。劉恆表現出了極大的尊重,以禮相待,這是他作為諸侯王的一個態度。

就這個時候,周勃當眾對劉恆說:「願請間。」意思就是,你過來,我們私聊一下。這其實就是周勃給劉恆的一個下馬威,這話你接了,那麼尊嚴何在,豈不是以後都要被周勃捏着鼻子走。不接,那就會得罪周勃,劉恆這個時候還真得罪不起。

這時劉恆的親信宋昌,替劉恆解圍說道:你找大王什麼事,如果是公事的話,那就當着大家的面說,私事的話,大王無私事。

(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史記孝文本紀》

周勃當即拜倒,並恭恭敬敬地奉上了玉璽虎符。劉恆看了一眼,卻沒有接,淡淡說道說到:「到代王府再議吧。」便動身前往長安城中的代王府,反而給了周勃一個下馬威。

太尉乃跪上天子璽符。代王謝曰:「至代邸而議之。」遂馳入代邸。)《史記孝文本紀》

年輕的代王劉恆從最開始就牢牢地把握住了主動權,在與這群老謀深算、身經百戰的功臣的交手中,可謂的上絲毫不落下風。話說後面的咱嘉道長是不是得了,漢文帝劉恆的真傳,到京城第一件事,也是將文官的下馬威給頂了回去。

一行人浩浩盪盪地到了代王府邸,不管劉恆心裡是如何看待這些擁立他的大臣們的,也不管周勃等人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大家都已經沒有回頭路了,表面工作還是要繼續演下去的。

按照《史記》的記載,劉恆一共謙讓了五次,(「代王西鄉讓者三,南鄉讓者再。」 《史記孝文本紀》三次面向西方辭讓,兩次面向南方辭讓。

劉恆是個城府極深的人,當然不能說你們請求了,我就要立即答應,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核心問題,我到底接的是誰的班,是劉邦的還是劉盈的,這個非常重要。

理論上講,應該是漢惠帝。但是漢惠帝的接班人應該是他的晚輩,而他的那些兒子都被排除在外,那麼齊王劉襄才是那個最合理的存在。

但是如果這樣算的話,我劉恆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但這話不能是我說出來,必須由功臣集團說出來。

丞相平等皆曰:「臣伏計之,大王奉高帝宗廟最宜稱,雖天下諸侯萬民以為宜。臣等為宗廟社稷計,不敢忽。願大王幸聽臣等。臣謹奉天子璽符再拜上。」)《史記孝文本紀》

陳平當然明白劉恆的心思,「奉高帝宗廟」就是指的是大王您接的是高帝的班,而不是漢惠帝。這樣一來關系理順了,合法性也就有了。那麼以後就不能再有人,拿這個合法性來說事了,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啊。

其次,大王您繼位,完全是為了天下百姓蒼生着想,不是為了自己。而且這關乎的是劉氏的江山社稷,這不是您劉恆個人的事,所以,當皇帝這件「辛苦」的差事,您劉恆就不要推脫了。再推脫就沒有責任心了,對吧?

這一下里子面子都有了,劉恆也得到他想要的,既然大家這麼相信我,為了江山社稷,這副重擔,我劉恆責無旁貸,遂即天子位。可以說,劉恆通往皇帝寶座的每一步,都潛藏心機,有意無意都是和群臣較量。

(代王曰:「宗室、將相、王、列侯以為莫宜寡人,寡人不敢辭。」遂即天子位。)《史記孝文本紀》

到了這個時候大家依然都還在代王府邸,還沒有進宮。因為後少帝還皇宮中。功臣集團是很講究的,他們只是軟禁了後少帝,而先讓文帝登基,再以文帝名義去處理後少帝,以撇清功臣集團弒君的事實。

東牟侯劉興居主動承擔了這一任務,之所以積極主動去干這個髒活,其本質是為了向劉恆示好,畢竟在不久前他還是那個支持劉襄當皇帝搖旗吶喊的人,而且在諸呂行動中他又沒有任何功勞,必須得干點什麼,不然怎麼在接下封賞中分一杯羹。

與其一同參與的還有夏侯嬰,為什麼要拉上夏侯嬰呢?一個原因在於夏侯嬰是功臣,而劉興居來自於宗室,所以這活是功臣與宗室聯手乾的。

有時候想想,歷史好像跟夏侯嬰同志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當年劉盈緊緊地摟着他的脖子,惶恐地看着後面的追兵,以及面前凶惡的父親,這一幕似乎才剛剛過去。現在,夏侯嬰面對劉盈的兒子,同樣的惶恐不安,卻無能為力。所以,當夏侯嬰說出「出就舍」的時候,不知心裡是何滋味。

再等劉興居和夏侯嬰執行晚「清宮」任務後,劉恆進入皇宮已經是傍晚時分了,劉恆一進皇宮立馬封親信宋昌為將軍,將兵權從周勃手裡奪了過來,獨掌禁軍。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劉恆派人將漢惠帝的兒子梁王淮陽王、衡山王、漢少帝全部誅殺滅族。

乃夜拜宋昌為衛將軍,鎮撫南北軍。以張武為郎中令,行殿中《史記孝文本紀》

在劉恆的角度來說,他之所以能當上皇帝,與眼前這些擁戴他的功臣集團分不開的,那麼他就需要遞上一份投名狀,讓自己的雙手也沾上和擁戴者們一樣的血,而絕不能洗淨雙手,把所有的血債都讓別人來擔負。

但凡劉恆有一丟丟的心慈手軟,你說功臣集團會放過劉恆嗎?此刻功臣集團面對劉恆,就是給你面子叫你一聲皇帝陛下,不給你面子你算老幾?至於那些孩子到底是不是惠帝的兒子,都已經不重要了。

在功臣集團的角度,特別是陳平這種老謀深算的眼裡那就不一樣了,劉恆從到達長安哪一刻的,所有行為加一起。怎麼看都不像一個溫順小綿羊,而且這樣一個殺起自己同宗,都毫不手軟的皇帝,真的容易控制嗎?

同時這次行動也是一次絕佳的能夠獲取,禁軍指揮權的機會。咱們知道,劉恆在朝中毫無根基,本身的實力也是偏弱的,憑什麼你劉恆開口,我周勃就得把軍權交給你。難道真的是因為忠誠?可拉倒吧!功臣集團有自己的小九九,周勃想借文帝之手除掉後少帝,避免自己落個弒君的罪名,好青史留名。

而文帝剛好將計就計,你們不就是想要投名狀嗎?沒問題後少帝及其幾個兄弟,我全部去幹掉。但是殺皇帝這事,總不能我親自動手吧,得禁軍去干,那個宋昌你帶着禁軍去把這事幹了,在宋昌去趕着事的同時,一紙任命直接接管禁軍。周勃也就只能吃下這個虧,你想要回去是不可能了,你總得有一個拿得到檯面上的理由。

用強的話,那周勃死得更快,功臣集團絕不是鐵板一塊,都等着你出錯,我們好瓜分你的利益。畢竟那個時候所有的諸侯,藩王都是有自己的領地,有兵有實權的,誰不想擴大自己的利益呢?

大家再仔細想想,如果文帝不利用這機會接管禁軍,他可就再沒有機會了。如果劉恆直接對着周勃說一聲,老頭你把禁軍指揮權交出來。你看周勃理你不,他能找出一萬個他需要掌管禁軍的理由。畢竟人類自古以來,最講究尊卑排序的。你劉恆一個二十歲出頭的毛頭小伙子,你也敢指揮我。

而掌握槍杆子之後,那就不一樣了。你想你小時候害怕你父親是因為慈父大關愛還是他揍你揍得夠狠!所以有些大臣願意聽皇帝的,也不是因為皇帝仁慈或者長得帥,是因為禁軍的槍杆子足夠硬。

劉恆一直忙活到後半夜,在處理完這一切後,連夜發布了一道詔書(間者諸呂用事擅權,謀為大逆,欲以危劉氏宗廟,賴將相、列侯、宗室、大臣誅之,皆伏其辜。朕初即位,其赦天下,賜民爵一級,女子百戶牛酒,酺【酺:聚會宴飲。】五日。」)。《史記孝文本紀》

大概意思就是,大家翦除諸呂的性質是平叛,而不是政變,是正義的,都是為了劉姓江山的安穩,都是功臣。請大家都放寬心,等着論功行賞就好了,諸呂之亂事件就這樣定性了。

可以說劉恆,前面奪周勃的兵權是對其的打壓,後面的詔書是對其的安撫。試想一下,假如漢文帝有幾分鬆懈,扛不住這些天來的緊張、焦慮和舟車勞頓,到了長安後先睡休息,一切事務推到第二天再說。那麼這漫長的夜晚,會發生什麼就不好說了,往往等待是煎熬的,特別是政變者們,手裡都沾滿了鮮血。難免不胡思亂想,一點點的風吹草動都有可能引發,一場新的腥風血雨。

隨着一紙詔書,這一夜腥風血雨戛然而止,年僅二十三歲的代王劉恆,如此干淨利落、殺伐果決。

到此呂後費盡心機所布置的一切,在短短數月間煙消雲散,但朝臣與君主的斗爭遠沒有結束,只是這次主角換成了漢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