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無數人吐槽的五個「反人性設計」,得知正確用法後:小丑是自己

2024年5月6日 16点热度 0人点赞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章仕仁

≺ 前 言 ≻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家總會發現一些「反人性的設計」,而這些「蠢設計」,往往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諸多不便。

然而要知道的是,每件設計的背後,都會有一定巧妙的「小心思」!

當我們了解到這些東西正確的用法後,才發現:「小丑竟是自己!」

≺ 衣服脖領上的標簽 ≻

每次穿新衣服的時候,有人總是會被後面的標簽磨到脖子。

如果標簽的材質柔軟一些尚且還能接受,但如果是那種非常硬的材質,脖子可是要受罪了,往往一天下來會被磨的一片通紅。

有人嘗試過剪掉小標簽,但是現實和想象差距甚遠,這種小標簽被機器縫制的非常緊密,剪不下來不說,手一抖還非常容易把衣服剪壞,那簡直是得不償失。

有意思的是,明明這麼多人都深受其害,但是服裝廠家卻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生產小標簽,而其中的原因,竟然是行業要求!

紡織品進入市場有明確規定,必須在衣服內側註明服裝品牌和成分、洗滌方式,這屬於法律規定,服裝廠家也只是遵守而已。

不過有磨脖子的硬標簽不要擔心,有兩種方法非常簡單就能解決。

第一種就是注意觀察衣服上的標簽,一般上方會逢有一條虛線,這條線區別於脖領處的縫合線,只要沿着它剪掉就不會影響衣服的穿着。

如果實在擔心自己剪不好也沒關系,還有一種方法就是找一根相同顏色的絲線,把標簽的另外三個邊縫在衣服上,這樣它就不會刮人了。

如今很多服裝廠家都在改革技術,衣服上的標簽也盡量做得符合人體舒適度,甚至還有些直接印在衣服上的,你有留意過嗎?

≺ 大米袋子的封口線 ≻

只要是生活都離不開柴米油鹽,廚房作為一個家最重要的地方,也有非常令人惱火的設計。

米、面袋子上的傳統線繩設計,就讓很多新手家庭主婦大受為難,不知道該如何拆掉。

很多人說只要線頭一拉就能全部拆掉,但更多人經過嘗試,卻總是找不到要領,只能用剪刀全部劃開,把袋子弄得面目全非。

其實這樣的線繩設計一點問題都沒有,反而還非常牢固,在運輸過程中不會損毀,這到底該怎麼拆呢?

大米和麵粉比較重,設計師正是考慮了糧食運輸的便利性,在服裝製作中找到了靈感用線繩封口。

他們用兩股繩子交錯縫制,看似非常難拆解,但懂的人只需要記住一句口訣——單線對我,從右向左。

簡單來說,就是米袋子的封口一面是單線、一面是雙線,只要把單線的那一面對着自己,找到繩子的線口使勁一拉,袋子就能順着解開,壓根不用剪刀等輔助工具。

≺ 螺旋蚊香 ≻

每到夏天蚊蟲鼠螞蟻肆虐,很多人都睡不好,雖然現在有很多插電的蚊香液電蚊拍,但是老一輩人還是更習慣用那種圓圈狀的蚊香。

這種蚊香只需要在盤子中點燃就能燃燒一整晚,味道很小而且還很耐用,但即便如此,它仍舊有一個「致命缺點」!

這種螺旋蚊香往往拿出來就是粘連在一起,用之前需要用手給它們分開。

然而很多人在動手的時候總是用力不當,掰斷簡直輕而易舉,讓蚊香無法完整。

其實這種蚊香使用時非常簡單,完全不需要徒手分開,只需要藉助一個工具——撲克牌

撲克牌比較輕薄,用它插進蚊香的縫隙中,只要沿着它的弧度自然用力,就能很輕松的將它分開。

不過也有人會問,那掰斷的蚊香不想浪費,該怎麼二次利用呢?

蚊香盒子裡一般都會送一個金屬支架,支架的頂端剛好可以卡在蚊香中心的圓孔中,圓孔下方還有一個和空槽,裡面剛好可以卡上斷成一截的蚊香。

≺ 調料瓶底部的波浪紋設計 ≻

你是否觀察過那些玻璃調味瓶的底部?和水杯不同,調味瓶的底部很多都是波浪紋設計,很多人覺得多此一舉。

因為調味瓶的底部平時根本看不見,在這里加裝飾紋路完全沒必要,殊不知這樣的設計有大用處。

廚房油煙重,炒菜做飯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會弄到台面,而調味瓶放在檯面上就會有打滑的風險,波浪紋設計的瓶底,剛好具有防滑效果。

更有意思的是,這種瓶底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功能。

那就是用兩個瓶底相互摩擦,裡面殘存的調料就能自己出來,完美解決了調味料沾在瓶底、潮濕結塊的問題。

五孔插座

家裡裝修過程中,你是否安裝了五孔插座,但是在入住之後發現非常不實用呢?

很多人吐槽,五孔插座看起來非常方便,但實際上卻只能用一個,兩種插頭不能同時插上,顯得非常雞肋。

其實這種設計不是缺陷,而是設計師有意為之,五孔插座起初目的就是只給一種電器供電。

因為這樣可以防止兩個電器共用一個插座導致電量過載,進而引起用電事故。

不過隨着如今電路水平的不斷提高,家庭用電越發安全,很多廠家也做出了革新,把五孔插座的距離拉大,讓它們可以同時使用,這樣的煩惱也逐漸消失了。

≺ 結 語 ≻

生活中或許總會出現一些問題,但是只要能認真生活、仔細思考,很多問題總是能迎刃而解。

這些反人類的設計乍一看完全不懂,甚至有些標新立異,存在即合理,它們總有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巧思。

比如公交車站候車處的不銹鋼椅子,乘客本來想着能坐着休息休息,沒想到卻是圓弧形,坐也坐不住、靠也靠不上。

而這樣的設計初衷,其實是為了防止流浪人員長期占據、當床使用。

再比如,襪子和標簽之間的綁線非常難拆,每次都要找剪刀幫忙,殊不知綁線的地方有一個多餘的線頭,只要輕輕一拉就能全部打開。

你在生活中還發現了什麼小巧思嗎?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生活技巧吧!

信息源:

1.平安湘潭:2024年1月28日,「被無數人吐槽的「蠢設計」,得知正確用法後:原來蠢的是我自己!」

2.封面新聞:2018年11月26日,「公交車站候車椅設計「滑」稽?多年前就有 相關部門稱是為防被流浪人員當「床」」

3.安寧廣播電視台:2019年12月28日,「大米好吃,可是袋難開呀,教你一招省時省力,一拉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