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為何會容許葡萄牙的存在?

2024年3月9日 18点热度 0人点赞

前言:從地圖上可以看出,伊比利亞半島上存在西班牙葡萄牙兩個國家,其中西班牙的國土面積明顯比葡萄牙要占優勢。事實也是如此,葡萄牙還沒有西班牙的1/5大,而且葡萄牙的人口也只有西班牙的1/5左右。按理來說,一個相對獨立的地理單元內如果存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必然是很難和諧相處的。

要說沒有足夠的利益誘惑吧,葡萄牙擁有800多公里的海岸線,良港眾多。要說沒有實力吧,西班牙在十六世紀的時候就已經號稱日不落帝國了,本土和殖民地加一起達到近2000萬平方公里,其海上艦隊直接用「無敵」二字命名。既然如此,西班牙為何沒有吞並葡萄牙?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這裡面的故事。

西班牙在大航海時代的實力可見一斑

一、西班牙和葡萄牙分立

1、諸國林立

與世界上的其他地區一樣,伊比利亞半島上也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發生過多次民族融合。約在公元前12世紀左右,號稱歐洲三大蠻族之一的凱爾特人由北向南進入半島和本土的伊比利亞人雜處。100年後,腓尼基人由南向北開始蠶食半島,期間建立了新迦太基等著名城市。布匿戰爭之後,羅馬人奪取了腓尼基人在半島上的據點,並隨之開啟統一半島的進程。

公元前1世紀末,羅馬人徹底征服半島,使之成為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等到羅馬帝國衰敗後,西哥特在半島上建立了西哥特王國。300年後,西哥特因內部奪位之爭而引來了摩爾人(多為mu斯林)。僅七年時間,摩爾人就征服了大半個半島,接着就因宗教之爭而產生了長達近800年的光復運動,基督各國無法容許mu斯林占據着自己家門口的半島。

腓尼基人進入伊比利亞半島

如同十字軍東征一般,基督徒在和摩爾人對抗期間也相繼在半島建立了國家,剛開始只有西哥特貴族的阿斯圖里亞斯王國(後改名為萊昂王國),後來又有了巴斯克人(系本土伊比利亞人)的潘普洛納王國(即後來的納瓦拉王國,再後來這兩個王國又分別析出了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兩國,另外還有兩處自治權較大的貴族領地,分別是加利西亞巴塞羅那

都說風水輪流轉,起初扛着基督大旗的是萊昂王國,其君主阿方索三世一度稱自己為伊比利亞半島上所有基督徒的皇帝。後來萊昂王和納瓦爾多王起了爭端,萊昂王國實力大衰,其手中大旗亦被納瓦爾多王國接過去了。緊接着納瓦爾多王桑喬三世利用超高的權謀手段征服了萊昂等國,一統半島北部,可惜在他死後,他的三個兒子又各立一國。

基督各國對抗阿拉伯

2、分道揚鑣

公元11世紀中期,伊比利亞半島北部再度分裂,其中有拉米羅一世(系桑喬三世之私生子)的阿拉貢王國桑切斯三世(系桑喬三世之嫡長子)的納瓦拉王國、斐迪南一世(系桑喬三世之次子、前卡斯蒂利亞伯爵之外甥)的卡斯蒂利亞王國。雖說名義上納瓦拉是共主,但是阿拉貢和卡斯蒂利亞兩國常常是聽調不聽宣的狀態,二者都在想方設法搞擴張。

拉米羅一世吞了哥哥岡薩羅的領地,斐迪南一世則吞了大舅哥貝爾穆多三世的萊昂王國。後來實力最強的斐迪南一世也就順理成章地稱霸了半島北部。然而好景不長,斐迪南一世死後,其長子桑喬二世繼承卡斯蒂利亞王位、次子阿方索六世和幼子加西亞二世則分別獲得萊昂和加利西亞。桑喬二世為避免落入像自己伯父桑切斯三世那樣的尷尬境地,甫一上位就和兄弟們開干。

萊昂-卡斯蒂利亞王國一家獨大

桑喬二世先是打敗分別領導納瓦拉和阿拉貢的兩個堂兄弟,後是聯合二弟瓜分了幼弟的加利西亞,接着攜王者之威吞了二弟的萊昂。可惜他在圍攻他姐姐的領地時大意失荊州,被他姐姐麾下的一名貴族給暗害了。此時流放在外的阿方索六世當即回到萊昂重登王位,並以手段獲得了卡斯蒂利亞和加利西亞,接着打敗納瓦拉,成為半島上基督徒的共主。

鑒於南面形勢風雲變幻,mu斯林們分立出了一堆小邦國家,阿方索六世連忙將光復運動推向高潮,率軍征服了包括半島西南部在內的廣大地區,並將其中的波爾圖地區設為葡萄牙伯爵領,使之作為女兒的嫁妝賜予女婿勃艮第貴族亨利。隨着阿方索六世和亨利先後去世,繼承葡萄牙伯爵之位的阿方索·恩里克(亨利之子、阿方索六世之外孫)開始尋求獨立。

阿方索六世分封女婿亨利的地盤

二、西班牙嘗試吞並葡萄牙

1、如願以償

公元12世紀中期,阿方索·恩里克接連多次打敗自己的表兄阿方索七世(系阿方索六世之外孫,因阿方索六世的繼承人不幸戰死而得以繼承王位),隨之迫使其承認葡萄牙王國的獨立地位。阿方索·恩里克在位40多年,為葡萄牙貢獻良多,他除了大力推廣葡萄牙語外,還戮力向南,從mu斯林手中奪取了大片優質土地。

在他死後,他的子孫秉承他的遺志,繼續開拓疆土。等到他的曾孫阿方索三世(屬葡萄牙王系)繼位之後,葡萄牙攻取了最南端的阿爾加維地區,基本形成了今葡萄牙的版圖格局。觀地圖可以看出,伊比利亞半島的西南部地形最好,這可就讓威風八面的萊昂-卡斯蒂利亞王國很難受、很嫉妒、很想要了。感受到威脅的葡萄牙方面為求自保而迅速與英格蘭結盟。

伊比利亞半島地形圖

公元14世紀後期,兩國之間因王位之爭而爆發激烈沖突。事情的起因葡萄牙國王費爾南多一世(系阿方索三世之玄孫)死後因無子由其唯一的女兒繼位,可他的女婿卻是萊昂-卡斯蒂利亞的國王胡安一世。唯恐危及葡萄牙獨立的一眾貴族就改立費爾南多一世的異母弟-若昂一世為王,兩國之間因此開戰,英葡聯軍獲勝。

若昂一世英明有為,他一方面不斷強化和英格蘭的友好關系,一方面向着大海前進,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及至16世紀後期,因國王恩里克一世死時無子嗣繼續位,葡萄牙再度陷入王位繼承危機,而這個時候的萊昂-卡斯蒂利亞王國已經發展成強大的西班牙王國,再加上英格蘭開始影響到葡萄牙的海外利益,部分葡萄牙貴族也就配合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順利奪取了葡萄牙王位。

卡斯蒂利亞後來和阿拉貢合並為西班牙王國

2、得而復失

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合並按理應該是於兩國皆有利的事情。葡萄牙人能夠在西班牙無敵艦隊庇護下進一步拓展海外利益。西班牙人則沒有了後顧之憂,可以一心一意地向外發展。話是這麼說,可葡萄牙前面畢竟已經獨立了那麼久,其下層民眾的獨立意識業已形成,只要有個風吹草動,必定會再生事端,誰會願意仰人鼻息?

由於西班牙女王胡安娜精神失常,其王位被其子查理五世繼承,開啟了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是個幸運兒,他不僅從父母那裡繼承了包括西班牙在內的廣大領地,還從他祖父那裡承襲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秉着分封的傳統,他將西班牙和低地(荷蘭盧森堡等地)賜予其子腓力二世。也就是說荷蘭自此成為西班牙的附屬。

哈布斯堡家族統治伊比利亞半島

就在腓力二世吞並葡萄牙前後,荷蘭部分貴族開始着手脫離西班牙。為了增加勝算,他們還和英法結盟,以至於西班牙和荷蘭爆發了八十年戰爭。與此同時,一些新興強國和哈布斯堡家族之間因利益之爭而展開了三十年戰爭,西班牙作為神聖羅馬帝國的強力支持者亦捲入其中。如此一來,葡萄牙人不可避免地跟着西班牙飽受戰爭之苦。

忍無可忍,無需再忍。被西班牙統治了60多年的葡萄牙人猛然將所有的不滿情緒宣洩而出,他們打敗了西班牙的駐軍,並宣布廢掉腓力四世兼任的葡萄牙王位,另立若昂四世(若昂一世的子孫)為王。自此之後,葡萄牙再度脫離西班牙。為了防範西班牙的反撲,葡萄牙再度投入英格蘭懷抱,此時的英格蘭已經踩着西班牙的肩膀成為歐洲數一數二的強國,西班牙只能徒呼奈何。

今之西班牙和葡萄牙

結語

葡萄牙有英國撐腰,西班牙相應地找了法國。自身實力不夠,那就只能看大哥的眼色行事,英法對抗的時候,西班牙和葡萄牙只能充當小弟的角色。歐洲只有那麼大,蛋糕也只有那麼多,英法兩個新興強國又如何能讓自己的小弟分走自己已經得到的蛋糕?一來二去,葡萄牙和西班牙盡皆淪為二流國家。

時至今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經濟在歐洲已然是的赤字很高的角色,網上有人分別從葡萄牙(Portugal)、意大利(ltaly)、希臘Greece)和西班牙(Spain)的英文名稱中各取一個首字母,組成「pigs」,笑稱為歐豬四國。當然,這只是一種玩笑,但是從中可以看出西班牙的國力已遠不如前。這種情況下,西班牙哪裡還有心思去琢磨葡萄牙的事?

參考文獻:

葡萄牙史

西班牙史

《西班牙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