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隋煬帝寧可亡國,也要三次攻打高句麗?其眼界讓人佩服

2024年3月9日 21点热度 0人点赞

隋煬帝在歷史上的評價並不高,被視為昏君的代表。正是在他的統治下,隋朝二世而亡。盡管其奢侈淫逸、暴政恣睢、大肆興修洛陽城等行為引致民怨四起,但後世普遍認為,隋朝滅亡最直接導火索,是他近乎孤注一擲地連續三次征伐高句麗,導致國力空虛,天下大亂,群雄並起,最終盛極一時的隋王朝猶如曇花一現,迅速隕落。

楊廣巡遊江南

那麼問題來了,為何隋煬帝楊廣即位後,非要討伐高句麗呢?而且是寧可冒着亡國的風險,一而再,再而三地征討。通過對歷史的深入剖析,你會發現隋煬帝的眼界實在是令人佩服。

一、高句麗的隱患

我們先了解下高句麗。高句麗是一個東北亞古國,擁有悠久的歷史。自東漢末年開始,高句麗便已經有了開始崛起的勢頭,它巧妙地利用中原的混亂局勢,迅速擴展自己的勢力范圍。此間,高句麗曾與遼河流域新興的慕容鮮卑頻繁交鋒,長期拉鋸作戰。經過幾番較量,慕容鮮卑獲得勝利,一度攻占了高句麗的都城。然而,隨着前燕的衰落,高句麗又逐漸恢復了往日的雄風。

到了好太王時期,高句麗已經完全占領了遼東地區,吞並了西漢以來設立的遼東、玄菟、樂浪帶方四郡。版圖包含了如今的遼寧省、半個吉林省、整個朝鮮和半個韓國。高句麗發展巔峰時,擁有的總人口數量已經達到了300萬左右,而歷經隋末亂世的唐朝開國初年人口不過才1500萬左右。

而且,高句麗在農耕和經濟制度上與中原王朝有着許多相似之處,只是在文化和思想方面稍遜於中原王朝。此外,高句麗還掌握着關繫到華夏生存命脈的兩大「走廊」之一的「遼西走廊」,並緊鄰蒙古日本,畜牧業和漁業都十分發達。所以,綜合來看,高句麗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國家。

如果把中原王朝看作是一隻展翅高飛的雄鷹,那麼關隴河北兩大區域,無疑就是這雄鷹的雙翼。自古以來,掌控關中者往往能問鼎天下,而掌握河北者則能穩坐中原。只要這兩個地區得以有效控制,無論天下如何大亂,中原王朝的根基都能穩固如山。而要確保關中的穩定,必須控制隴右河西地區;要維護河北的安寧,則必須掌控遼東之地。由此觀之,高句麗的在遼東的存在,無疑是給中原王朝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隱患極大。

隨着高句麗國力的不斷壯大,其軍事野心日漸彰顯。公元598年,高句麗悍然出動萬余精銳部隊,對隋朝的遼西地區進行了侵擾與挑釁。然而,隋朝軍隊迅速作出反擊,成功阻止了高句麗的侵犯行為。

隋文帝楊堅深悉高句麗將成為隋朝邊疆的一大隱患,於是在次年即599年,他果斷集結了規模龐大的30萬兵馬,意圖一舉徹底掃除這一威脅。然而,在出征過程中,軍隊內部爆發了瘟疫,嚴重影響了戰鬥力;另一方面,負責海上進軍的一路艦隊又遭逢了暴風雨的襲擊,損失慘重。

雖然兩軍未曾正面交鋒,但隋朝軍隊展現出來的強大氣勢和頑強決心讓高句麗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懾。最終,高句麗主動求和,隋文帝罷兵。

二、楊廣三征高句麗

隋煬帝楊廣即位後,清晰地看清了這個天下大勢,一直將剛剛崛起的高句麗視為心腹大患。同時為完成隋文帝的未竟之志,征討高句麗已經勢在必行。楊廣先是收復了河湟地區,鞏固了隴右河西地區的穩定,而後,將矛頭直指高句麗。

隋煬帝楊廣

楊廣在率軍征戰高句麗前曾說,「勿遺子孫憂」。可見他與歷代開國皇帝一樣,深謀遠慮,一心為後世子孫掃清威脅。然而,盡管楊廣心懷壯志,他的軍事行動在實踐中卻顯得過於急躁倉促,三次北伐高句麗的戰役都因各種復雜的內外因素未能達到預期目標,最終均以失敗告終。

大業八年(612年),隋煬帝楊廣對高句麗發動大規模的軍事征討。這次戰役中,楊廣展現出了前所未有的決心與魄力,他動員了超過一百萬的大軍,浩浩盪盪地奔赴戰場,同時,為了保證後勤補給和建造舟船,他還征調了近二百萬的農夫參與勞役。然而,長時間在潮濕環境下伐木造船,導致大量士兵和民夫患上皮膚病和其它疾病,非戰斗減員極為嚴重,損耗了軍隊的戰鬥力。

面對隋朝龐大的攻勢,高句麗並未輕易屈服。高句麗軍隊充分利用地形優勢,堅守城池堡壘,採取靈活的防禦戰術,避而不與隋軍進行大規模的野外決戰,使得隋軍盡管人數眾多,卻無法發揮應有的優勢。不僅如此,隋軍在攻堅戰中屢屢受挫,面對高句麗軍隊的頑強抵抗,久攻不克,士氣逐漸低落,加上供給線過長、補給困難等諸多問題,最終導致了隋軍在首次征討高句麗的戰役中遭受了慘重的失敗。原本集結的一百多萬大軍,歸國時剩下的人數極少,可謂是損失慘重。

在大業九年(613年),楊廣再次集結兵馬,發動了對高句麗的第二次征討。然而,高句麗軍隊依舊採取堅守策略,使得戰局再度陷入僵持。正當兩軍對峙之際,國內形勢突變,楊玄感趁機在後方起兵叛亂,嚴重威脅了隋朝的腹地安全。楊廣不得不緊急中斷對高句麗的戰爭,回師平叛,暫時結束了這場未竟之戰。

待楊玄感之亂平息後,楊廣仍未放棄征服高句麗的野心,於大業十年(614年)再次揮師東征。然而,此時天下已經大亂,國內多地相繼爆發了農民起義,但楊廣仍然堅持繼續打仗。然而,國內形勢的惡化使得這場戰爭註定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隋軍在內外交困的壓力下,戰鬥力大打折扣,最終在國力耗盡、民心盡失的背景下,才不得不與高句麗議和。

隋末農民起義

正是在這樣一種「惡性循環」中,各地起義軍的反抗浪潮最終將這個王朝推向了覆滅的終點。

三、高宗終平高句麗

唐太宗李世民的治世,他同樣認識到高句麗帝國是大唐王朝的一大隱患。在成功奠定國家基礎,穩定了中原局勢之後,李世民深感有必要對高句麗採取果斷行動,以解除這一心頭之患,同時也是為了實現其表叔隋煬帝楊廣未能實現的志向——徹底征服高句麗,確保北方邊境的長治久安。

唐太宗李世民

在出征之前,李世民曾對群臣闡明其出征的理由:「如今,我大唐江山穩固,四方皆平,唯獨遼東之地尚未歸於我華夏版圖之內。倘若高句麗憑借其強盛的兵馬與智勇的謀臣,在日後興起,勢必會對我國造成巨大的困擾與威脅。因此,朕決定親率大軍,遠征高句麗,此行的目的就是要為我大唐子孫後代免除這一長久的邊患,確保江山永固。

遺憾的是,就如同楊廣當年的遭遇,李世民前後三次發兵征討高句麗,雖然在戰場上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終究未能徹底終結高句麗的威脅。然而,這幾次征伐並非徒勞無功,它們極大地消耗了高句麗的國力,削弱了其軍事和經濟基礎,為後來的徹底解決高句麗問題奠定了基礎。

在李世民之後,其子唐高宗李治承襲了父親未竟的事業。李治在位期間,經過精心籌劃和充足的准備,終於把握住了歷史的契機,對高句麗發動了決定性的攻擊,成功地消滅了高句麗王國,使其領土並入大唐版圖,從而真正意義上消除了高句麗帶給中原王朝的邊患,為後世留下了和平與安寧的基石。

總結

隋煬帝楊廣三次出兵攻打高句麗的舉措,從長遠的戰略視角來看,無疑具有前瞻性與必要性,旨在消除東北邊疆的重大安全隱患,確保國家領土完整與長治久安。然而,他在推行這一系列軍事行動的過程中,過於急於求成,忽視了隋朝當時內部的社會經濟狀況與民眾承受能力,從而引發了嚴重的負面影響,間接加速了隋朝的衰亡。

楊廣

然而,歷史總是辯證發展的,盡管楊廣對高句麗的三次征伐未能達到預期效果,卻為後續唐朝的統治者鋪墊了道路。唐太宗李世民繼承了這一戰略目標,也數次出征高句麗,進一步削弱了高句麗的國力。最終,李世民之子唐高宗李治在前人積累的基礎上,一舉攻克高句麗,實現了隋朝以來幾代帝王的願望,從而消除了這一長期威脅中原王朝的邊患。

對於這段歷史,諸位讀者朋友們如何看待呢?是側重於批判隋煬帝的急功近利,還是贊揚他為後世奠定的基石?亦或是兩者兼顧,理性分析歷史進程中的得失與教訓?每一位讀者都有權利和必要結合史實,對這個問題進行獨立且深入的思考。